疫情降了?醫揭「每天仍增2萬人確診」關鍵原因:繼續傳病毒

▲▼熱浪,陽光,夏日,夏天,炎熱,天氣,高溫,中暑,烈日,防曬,遮陽,行人,路人,口罩,防疫。(圖/記者李毓康攝)

▲國外專家認為,不少人在確診7~10天內仍具有傳染力。(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指揮中心近期不斷強調國內疫情穩定下降中,不過每日仍新增2萬多例、遲遲降不下來。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生姜冠宇彙整各國專家意見指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不少人在第7~10天內仍具有傳染力,不過台灣染疫7天即可免快篩自行解隔,這可能是疫情退燒期間,每天仍有2萬人新確診的關鍵。

姜冠宇在粉專發文指出,BA.2退餘溫似乎有瓶頸、同時BA.5悄悄在醞釀下一波,「我們自主管理期間政策需不需要做什麼調整,可以把下一波衝擊壓到最低?」美國就曾探討此議題,因為他們僅隔離5天,這原理是美國CDC認為,大多數傳播發生在病程早期,即出現症狀前1~2天和有症狀後的2~3天,「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有不少人可以繼續傳播病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姜冠宇接著引述美國麻州總醫院感染科醫師Amy Barczak依自己的研究認為,「沒有數據支持5天或任何短於10天的隔離政策」,研究數據表明,有1/4確診者在8天後仍具傳染力。

瑞士日內瓦大學病毒學家Benjamin Meyer則說明,除了變異株序列變化、是否完整接種、先前感染等,都大大影響人們清除體內病毒的速度。此外,行為因素也很重要,當感覺不適時往往很少與他人交流,因此症狀嚴重程度會影響他們感染他人的可能性。

「咳嗽、打噴嚏拉下口罩噴射飛沫」 醫曝超NG行為:很多人這樣做!(圖/記者陳俊宏攝)

▲醫師提醒,後7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應減少職場上的工作交流。(示意圖/記者陳俊宏攝)

姜冠宇表示,在台灣,很多人確診後10~12天仍快篩陽性,除了社交節縮外,應盡可能減少職場工作上的交流。

目前科學家的共識為「超過10天就比較沒有傳染性。」姜冠宇說,目前無論病毒變異類型或人們接種了多少劑量,相當多的人都保持高病毒量,在7~10天內有繼續傳染傾向,過10天是一個大致有用的經驗法則,可判斷人們不再繼續傳染,但要注意的是,有少數人仍具傳染性,其中包括服用Paxlovid一段時間出現反彈現象之患者。

姜冠宇指出,台灣現行隔離政策7+7,後面「自主管理」仍是降低疫情關鍵,若大家仍在此期間吃吃喝喝,或在職場與人交流,可能須重新思考該如何改變這行為模式,「因為這可能就是為何疫情應該退燒時,卻每天仍有2萬人新確診的原因。」建議可以遠端工作,或快篩陰性再回到職場;也可安排自主管理期間仍快篩陽性之員工在特定場合上班減少與人接觸。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